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訊(通訊員 鄒景根 高玲)轟隆隆……轟隆隆……連日來,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香口鄉(xiāng)海濤家庭農場里,烘干機在“轟隆隆”高速作業(yè),剛烘干出倉的玉米粒順著傳輸帶傾瀉而下,直接裝車送進糧倉。農場里的玉米存儲區(qū)內滿目金黃,形成一道“金色風景線”。
技術人員在察看烘干機上溫濕度?!“l(fā)鄖軒文 攝
“新收玉米粒的水分在37%-38%,而經過烘干環(huán)節(jié)后,水分控制在14%左右,這樣儲存就安全了。”農場負責人鄭海濤邊察看烘干機上的干濕度邊為群眾們講解,烘干后的玉米品質好、清潔度高、易于保存。
人工晾曬不僅費時費力,遇到陰雨天氣,糧食還會霉變,烘干機成了“香餑餑”。秋收以來,海濤家庭農場新建的烘干設備全面開啟,晝夜不停為群眾提供稻谷、玉米、豆類等農作物烘干服務,烘干機每倉能烘干4萬斤,需8-12個小時烘干。
香口鄉(xiāng)李師關村村民方才新,種植玉米70畝,總產量約6萬余斤,從田間經收割機收集的玉米,經烘干后,就進倉入庫。
“烘干0.1元每斤,共6萬斤玉米,烘干費用6000元,便宜還省事。”方才新算了一筆賬,如果采用傳統(tǒng)方法晾曬,需用50個工,晾曬4天左右,人工費約7500元。機器烘干省時省工還安全方便。
秋分時節(jié),鄖西大地又是一片豐收景象。秋收遇雨,一直都是農民最大的心病。今年“三秋”期間,鄖西縣共投入各類農業(yè)機械760余臺,組織農機維修服務隊2支,檢修各類農業(yè)機械500多臺次,并建設烘干設施,提高機械化水平,確保秋糧顆粒歸倉。
鄖西縣在產糧大鎮(zhèn),家庭農場、種植大戶、專業(yè)農業(yè)種植合作社推廣移動烘干機。在產糧集中區(qū)域,建設固定烘干中心?;睒淞痔貓龉潭ê娓芍行模芎娓尚←?、玉米、油菜等農作物,烘干作業(yè)已輻射到店子鎮(zhèn)、上津鎮(zhèn)、關防鄉(xiāng)等周邊鄉(xiāng)鎮(zhèn)。
從一粒種、一棵苗,到一捧沉甸甸的果實,科技賦能讓農業(yè)生產更“智慧”。鄖西縣糧食生產已實現(xiàn)了耕、種、管、收、烘等全程機械化“一條龍”作業(yè),提高了農業(yè)抗風險能力。據(jù)了解,鄖西縣今年糧食總產量預計2.6億斤,農機化總動力42萬千瓦,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66%。共建設固定循環(huán)式烘干設施2處,移動式烘干中心2個,該縣糧食烘干工作經驗在全省交流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(lián)網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