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(jù)國家衛(wèi)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在記者會上透露: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、不耐高溫,56℃持續(xù)30分鐘,冠狀病毒就死亡了。按照以往對冠狀病毒的經(jīng)驗,乙醚、75%乙醇、含氯的消毒劑,還有過氧乙酸等等,均可有效滅活病毒。
隨著話題#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#登上熱搜,越來越多市民采用酒精進行消毒,
但高濃度酒精屬易燃液體,使用與儲存不當極易引發(fā)火災。近期就有這樣一件事給大家敲響警鐘。
男主人在家噴酒精消毒,女主人在家燒火,把房子點著了!酒精消毒,一定注意安全!
【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和儲存酒精呢?】
酒精是易燃易揮發(fā)的液體,一般在藥店可買到75%和95%兩種濃度,而當酒精濃度高于70%之后,酒精的揮發(fā)使室內(nèi)空氣中可燃性氣體增加,主要空氣中有一小火花,將可能引起燃爆,這比酒精被點燃還要危險。
1、領用、暫存、使用的容器必須有可靠的密封,嚴禁使用無蓋的容器。
2、在使用酒精時,一定要保持室內(nèi)通風。
3、使用前一定要保證周圍沒有明火,沒有可燃易燃物質。
4、使用時每次取用后必須立即將容器上蓋封閉,嚴禁敞開放置。
5、使用過的毛巾等布料清潔工具,在使用完后應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閉存放,或放通風處晾干。
【酒精著火怎么滅?】
相信大家在中學期間都做過化學實驗,酒精燈在使用完畢后都是用蓋子熄滅。這種方法叫窒息滅火法,就是使用隔離空氣的方法使明火熄滅。也有提出用水滅火的,但是有人發(fā)出質疑:酒精溶于水,用水滅火只能使火勢擴散。
有消防部門也進行了實驗。實驗首先在地面上的鐵盤中倒入200毫升的酒精并點燃,然后使用水、覆蓋物、滅火器進行滅火效果的對比。
1、潑水滅火 量大是關鍵
第一組實驗中,消防員使用潑水的方式滅火。首先消防員用手將1升左右的水分多次潑到起火的金屬盤上??梢钥吹剑@種方式不僅沒有滅火,反而導致酒精與水融合,點燃了從盤中濺出的酒精與水的混合液體。在第二次實驗中,消防員直接將一盆近2升的水澆到了金屬盤上,火苗瞬間熄滅。
湖北消防解讀:
酒精起火是可以使用水撲滅的。但瞬間用水量要很大。短時間內(nèi)加入大量的水,可以使起火部分快速冷卻到燃點以下,從而達到滅火的效果。否則水只能讓酒精稀釋并繼續(xù)燃燒。
2、濕布蓋火 斷氧最靠譜
本組實驗中,消防員使用一塊面積大于金屬盤的毛巾進行覆蓋滅火。在滅火前,先用水將其浸濕。在覆蓋之后幾秒鐘內(nèi),火就已經(jīng)熄滅。
湖北消防解讀:
斷絕火源的氧氣是撲滅酒精起火的最好方式。在實際操作中,最好使用棉被等覆蓋面較大的物體。如果使用T恤等面積較小的物體,可能需要反復覆蓋,但絕不是快速拍打動作。此外,為了防止覆蓋物自身被引燃,在有條件時,最好事先將覆蓋物浸濕。此外,網(wǎng)絡上有用沙土覆蓋滅火的說法,原理也是一樣的。
3、滅火器滅火 對人體有風險
在第三組實驗中,消防員使用干粉滅火器滅火。直接對著起火點的根部進行噴射。在5秒鐘內(nèi),干粉就完全覆蓋了金屬盤,火苗熄滅。但由于噴射干粉時氣壓較大,部分酒精被“吹”到了金屬盤外繼續(xù)燃燒了一會兒。
湖北消防解讀:
干粉滅火的原理也是斷氧。但干粉具有一定的腐蝕性,如果直接對人體噴射很可能對已經(jīng)燒傷的皮膚產(chǎn)生二次傷害。
【酒精著火傷者該如何自救?】
被燒傷后,第一要緊的事情,當然是滅火。傷者正確的應對措施應當包括以下幾點:
1、立即脫去衣物。衣物沾上酒精,已經(jīng)成為燃燒物,最快速度去除衣物,脫離熱源,可以最大限度的減輕損傷和后果。
2、避免高聲喊叫。在頭面部已經(jīng)被火焰包圍的情況下,喊叫會引起嚴重呼吸道燒傷。呼吸道燒傷,是燒傷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。
3、設法滅火。如果周圍有水桶等可用于滅火的東西最好。如果沒有,應當就地打滾壓滅火焰或至少壓制火勢,減輕損傷。
湖北消防再次提醒您:
75%醫(yī)用酒精是易燃液體,在噴酒精消毒時,要注意遠離明火和高溫物體。存放時要注意不要靠近暖氣、取暖爐等采暖器具,同時要注意避免兒童接觸。
請大家在防疫的同時,不忘消防安全!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(wǎng)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號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(lián)網(wǎng)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(wǎng)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(wǎng)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(jīng)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