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龍蝦是蟲不是蝦?小龍蝦體內寄生蟲會吃掉人的肺?吃小龍蝦易得“哈夫病”?這些說法,相信你肯定聽過其中一兩個。每年的6月-9月前后是吃小龍蝦的旺季,這些謠言總會反復在網(wǎng)上流傳,并引發(fā)大量關注和討論。小龍蝦也因此被網(wǎng)友們稱為“最按時被黑的蝦”。那么以上這些說法到底是真的嗎?
傳言一:小龍蝦是蟲不是蝦
網(wǎng)絡上一直流傳著一個關于小龍蝦的傳說:小龍蝦并不是龍蝦,而是一種蟲子。
【真相】
小龍蝦不是蟲子,它其實是一種鰲蝦。
資料顯示,小龍蝦也叫做克氏原螯蝦、紅螯蝦和淡水小龍蝦;但是小龍蝦和龍蝦屬于不同的科,是不一樣的生物。
小龍蝦屬于軟甲綱-十足目-螯蝦科,它長著兩個大大的“鉗子”,就是俗稱的螯,這是它的明顯特征。龍蝦,是屬于軟甲綱-十足目-龍蝦科,又名大蝦、龍頭蝦、蝦魁、海蝦等。龍蝦體長一般在20~40厘米之間,重0.5公斤上下,最重的能達到5公斤以上,部分無螯,腹肢可后天演變成螯。而被我們稱為“波龍”的緬因州龍蝦,和小龍蝦其實是“近親”,都長著一對大螯,它也不是真正的龍蝦,屬于軟甲綱-十足目-海螯蝦科。
螯蝦是個大家族,共有5科約400多種,主要棲于淡水。其中海螯蝦科和鋸螯蝦科為海生蝦類。中國原有3種螯蝦,原產(chǎn)于東北寒溫帶區(qū)。華北華東地區(qū)在上世紀40年代引進了原產(chǎn)于北美的克氏原螯蝦,也就是小龍蝦。因為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實在太強,這兩年分布越來越廣,成了廣受歡迎遍布街頭美食攤頭的小龍蝦。
傳言二:外國人不吃小龍蝦
有自媒體聲稱:“在外國人的理念里,小龍蝦根本不是一個可以食用的物種?!?/p>
【真相】
騰訊較真微信公眾號指出:“這句話要是被瑞典朋友聽見了,可能要笑掉大牙,因為瑞典人就是小龍蝦的狂熱粉絲,狂熱到什么程度呢?他們在夏秋之交專門設立了小龍蝦節(jié)(Crayfish party),主題就是大嚼用瑞典傳統(tǒng)方法烹制的小龍蝦。要說‘外國人都不吃小龍蝦’,您得先把瑞典人民從‘外國人’里開除了?!?/p>
據(jù)報道,美國南方的路易斯安娜州人民也是小龍蝦愛好者。當?shù)赜胁簧僖孕↓埼r作為招牌菜的餐館生意都紅火,像“小龍蝦大倉”(Crawfish Barn)這樣的店甚至還有自己的專屬網(wǎng)站。
可以說,全世界遍布著喜歡吃小龍蝦的人。
傳言三:蘇州姑娘吃小龍蝦染上肺吸蟲病
近日,不少自媒體轉發(fā)了一篇題為《小龍蝦出事了!看看就知道了!》的文章。文中視頻顯示,蘇州姑娘小夏因為咳血、發(fā)燒,被醫(yī)生診斷為肺吸蟲病,病因可能就是因為吃了不干凈的小龍蝦。有媒體就此事件做了個小實驗,實驗人員將一只小龍蝦放入超聲波清洗機,數(shù)分鐘后,在清水中發(fā)現(xiàn)長約1公分左右的小蟲子,通過顯微鏡鏡頭,還能看到很多極為活躍的寄生蟲附著在龍蝦體內。
【真相】
上海辟謠平臺搜索發(fā)現(xiàn),網(wǎng)傳文章中小夏的故事,其實不是發(fā)生在蘇州,而是在杭州,浙江媒體《青年時報》曾在2016年3月18日對此進行過報道。這篇題為《23歲姑娘肺里長滿“隧道洞” 咳血3年不見好,原是愛吃醉蝦醉蟹“招惹”到寄生蟲》的報道稱,云南姑娘小夏在浙江海寧打工,2013年前后,她曾因低熱、咳血就醫(yī),被懷疑為結核病,錢和時間花了不少,精神上飽受折磨,但按結核病治療了3年仍不見好轉。2016年,她到杭州市紅會醫(yī)院就診,終于找到答案,原來她得的不是肺結核,而是肺吸蟲病,病因是由于她愛吃生螃蟹。接診醫(yī)生杭州市紅會醫(yī)院胸外科主任徐旭東主任醫(yī)師特別強調,浙江是肺吸蟲病流行區(qū)域,生吃水產(chǎn)品或是半生不熟的食物都有可能“招惹”到這種寄生蟲。
在青年時報的報道中,小夏姑娘感染肺吸蟲病的病因是她愛吃生蝦、生螃蟹,并沒有專門提到“小龍蝦”。因此,“吃小龍蝦染肺吸蟲病”是訛傳。但有不少自媒體賬號添油加醋,對相關報道重新添加《不要再買了,全是蟲,趕緊告知家人朋友!》《小龍蝦出事了!看看就知道了!》等標題,反復轉發(fā),使得小龍蝦徹底成為導致姑娘患上肺吸蟲病的替罪羔羊。
對于視頻中從小龍蝦里清洗出來的小蟲子,寄生蟲防控專家分析,視頻中清洗出來的應該不是小龍蝦體內的肺吸蟲,肺吸蟲主要在蝦和蟹的體內寄生,不會輕易被這種清洗機洗出來,更多可能是水體中的其他蟲子附著在小龍蝦體表,被清洗機洗出來了。再者,肺吸蟲在蝦和蟹體內是以囊蚴形式存在,不會在水中躥來躥去。
專家再三提醒,包括小龍蝦在內的蝦、蟹、貝類等部分食物存在寄生蟲并不是什么新鮮事,我們一定要注意規(guī)避風險。首先,烹飪小龍蝦前一定要清洗干凈,不要加工或食用死亡、感官異常或味道不新鮮的小龍蝦,不要食用小龍蝦的頭和內臟。其次,自己做小龍蝦吃,或在夜市吃麻辣小龍蝦,一定要確保烹飪過程燒熟煮透,對于所謂的創(chuàng)意菜冰鎮(zhèn)小龍蝦、小龍蝦刺身等,一定要保持警惕。如果進食小龍蝦后出現(xiàn)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癥狀或其他不適,應及時就醫(yī),并主動告訴醫(yī)生相關情況。
傳言四:吃小龍蝦易造成“哈夫病”
網(wǎng)上傳言稱,由于小龍蝦生活在污水里,食用可能導致包括“哈夫病”在內的多種疾病。
【真相】
首先,小龍蝦并不喜歡污水?,F(xiàn)在,人工養(yǎng)小龍蝦有蝦稻連作、種草養(yǎng)蝦、蝦蟹混養(yǎng)、湖泊人工放養(yǎng)等模式,使用的水質必須達到國家養(yǎng)殖標準。水體條件越好,小龍蝦的個頭越大,賣的價錢也越高。而污水只會讓小龍蝦長得怪模怪樣。如果蝦農(nóng)希望辛苦養(yǎng)殖利潤高一些,自然用干凈的水來養(yǎng)殖。
再來說說“哈夫病”?!肮虿 奔礄M紋肌溶解癥,其實目前它的病因還不完全明確。北京市科學技術協(xié)會旗下科普微信公眾號“蝌蚪五線譜”表示,“哈夫病”是一類原因不明的橫紋肌溶解癥,世界各國均偶有發(fā)生。1924年歐洲第一次報道了這種疾病,1932年瑞典出現(xiàn)了類似病例,美國、巴西、日本等多個地區(qū)也都有過零散報道。自2010年7月至9月,南京曾共有23位患者被確診為“哈夫病”。其共同特點是:第一,患者都食用了水產(chǎn)品,如淡水鯧魚、三文魚等;第二,患者都出現(xiàn)了明顯的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等癥狀;第三,實驗室檢查顯示,患者的肌酸激酶明顯升高。也就是說,吃河鮮海鮮都曾導致“哈夫病”偶發(fā),患者一般是吃水產(chǎn)品后24小時內發(fā)病,除此之外沒有明顯的規(guī)律。因此,不能簡單地把“哈夫病”病因歸結于是小龍蝦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(wǎng)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號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(lián)網(wǎng)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(wǎng)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(wǎng)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(jīng)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