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2日,年僅45歲的王冬蘋因病離世。
這位特殊孩子們心中的“丫丫媽媽”、志愿者心中的“丫丫姐”,再也不會像從前那樣笑著回應了。
走過人間45個春秋,王冬蘋志愿服務13年。
關愛幫扶留守兒童、困境兒童、流動兒童……王冬蘋常常是自掏腰包。也許有人會問,她到底圖個啥?
在這個時代,人們期望看到的,不是轟轟烈烈的作秀,而是一顆樸實無華、歷久彌新的心。
王冬蘋和孩子們一起做蛋糕。(掇刀區(qū)融媒體供圖)
王冬蘋生前是掇刀區(qū)志愿者協(xié)會秘書長,她深耕公益13載,累計組織關愛活動200余場,關愛幫扶留守兒童、困境兒童、流動兒童1000余人,志愿服務時長超8000小時。她用生命的光與熱,拂去了特殊兒童心頭的塵埃,溫暖了這座城市。王冬蘋先后榮獲荊門好人、荊門市文明市民、荊門市五星志愿者、荊門市十佳優(yōu)秀志愿者、荊門市道德模范、湖北省優(yōu)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。
8月14日,中共掇刀區(qū)委追授王冬蘋為“掇刀區(qū)優(yōu)秀共產黨員”。
8月17日,中共荊門市委社會工作部、荊門市志愿者聯(lián)合會聯(lián)合發(fā)布《關于向優(yōu)秀志愿者代表王冬蘋同志學習的倡議書》。
王冬蘋和孩子們一起做蛋糕。(掇刀區(qū)融媒體供圖)
一次住院,心中埋下公益種子
那是2011年,一次住院經歷,在王冬蘋心中埋下了公益種子。
躺在病床上的她,目睹了“妞妞”等義工對隔壁病床一位困境殘疾人無微不至的關懷。那份溫暖,像電流般擊中了她塵封的記憶——童年一次生病住院,由于家人忙,無法時時守在身邊,護士便為她翻身,并溫柔開解,陪她度過了暗黑時光?!皠e人為我撐過傘,我也要學著為別人遮風擋雨?!?/p>
此次病愈后,她毅然加入荊門市義工聯(lián),重點關注殘疾人群體。她的網名叫丫丫,從此,“丫丫媽媽”“丫丫姐”被受助群體及公益伙伴記住。
在龍泉公園門前,王冬蘋第一次嘗到了“授人以漁”的力量。她帶領30多位家長和孩子,義賣殘疾人精心制作的藝術氣球。短短幾小時,籌得800余元善款??粗鴼埣踩艘騽趧荧@得收入,臉上綻放笑容時,王冬蘋的心被深深觸動。從此,她定期組織義賣,幫助殘疾人自食其力、重拾尊嚴。
王冬蘋參加志愿者培訓。(掇刀區(qū)融媒體供圖)
多年堅守,拂去孩子心頭塵埃
2016年,掇刀區(qū)志愿者協(xié)會成立,王冬蘋被推選為理事,后當選協(xié)會秘書長。
她將目光聚焦特殊兒童,牽頭負責“愛心伴成長”“童享陽光”項目?!岸ㄆ跍贤?入戶探訪”,一做就是近10年。500余次電話詢問孩子的生活學習、安全冷暖;100余次風雨無阻地入戶探訪,用真情織密“關愛網”。
2016年,王冬蘋和志愿者來到城區(qū)名泉小區(qū),走入困境兒童林林(化名)家。在七樓昏暗的頂樓房間里,王冬蘋看到一幅刺痛人心的場景:沉默寫作業(yè)的孩子、聾啞的母親、患精神疾病的父親,全家生計僅靠七旬爺爺打零工苦苦支撐。從此,這個家有了“??汀薄C子?、文具、周末活動、學業(yè)輔導、心理疏導……王冬蘋的身影從未缺席。2019年8月,王冬蘋為林林找到了“一對一”資助人,每月500元資助金將持續(xù)至林林大學畢業(yè)。如今,林林將上九年級,曾經內向的孩子變得陽光開朗,林林爺爺感激地為協(xié)會送上“恩重如山”的錦旗。
王冬蘋組織孩子們拔河。(掇刀區(qū)融媒體供圖)
2020年,在掇刀區(qū)團林鋪鎮(zhèn)一個簡陋的家中,王冬蘋第一次見到高中女生小靜(化名)。得知小靜這個“事實孤兒”與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時,她默默記下了元旦這個特殊日子。2025年元旦是小靜18歲生日。當小靜被志愿者輕輕蒙住雙眼帶進家門,睜開眼的瞬間——跳動的燭光、盛放的鮮花、閃著微光的項鏈映入眼簾,小靜激動雀躍:“我從未過過這樣的生日。”
2023年,在城區(qū)鳳凰湖社區(qū),當王冬蘋得知困境男孩冬冬(化名)因父母聾啞、打工不易,有段時間每天只吃一頓飯時,王冬蘋為冬冬找到了“一對一”資助人,她自己則長期和男孩保持溝通、交流?,F在,冬冬馬上要升高三,這位曾經脆弱、自卑的孩子漸漸成長,變得開朗懂事,學會了主動向志愿者報平安,為資助人和志愿者送節(jié)日祝福。
從為那個鞋子破洞、裙子短了的小女孩送去新衣新鞋,到托朋友為冬天手部嚴重凍傷的女孩尋來特效防凍膏,再到記住每個孩子的生日和喜好、過敏食物,以及實現孩子們的微心愿、鏈接社會資源解決困境兒童的燃眉之急……王冬蘋用無微不至的關懷,努力拂去蒙在孩子們心頭的塵埃。“我不需要你們以后的感恩,只要看著你們好就夠了?!边@是王冬蘋經常對孩子們說的話。
此外,王冬蘋還常年關注福利院的老人、兒童,關心一線工人等特殊群體,經常送上愛心物資,盡最大努力,溫暖這些特殊群體。每年1月,協(xié)會都會去為荊門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過集體生日,所備的鮮花、水果、糕點等禮物,都是王冬蘋自掏腰包購買的。
嚴管厚愛,打造志愿服務品牌
王冬蘋深知,僅有熱情不足以點亮長久的公益星光。她以專業(yè)標準賦能公益事業(yè),強調“服務對象需求首位”原則。
她多次赴先進地區(qū)交流學習,積極參加各類培訓,將“項目化運作”“精準化幫扶”等先進經驗和專業(yè)知識融入日常志愿服務,不斷提升志愿服務的質量和水平,助力掇刀區(qū)志愿者協(xié)會先后獲得“荊門市十佳社會組織”“3A級社會組織”等多項榮譽,也收到了受助家長送來的寫有“愛心幫扶,大愛無疆”“捐資助學,奉獻愛心”等字樣的錦旗,讓她備感安慰。
在王冬蘋帶領的志愿者隊伍里,她是溫暖的“大姐”。協(xié)會項目2組組長鄒雪永遠不會忘記去年那個生日驚喜——王冬蘋打電話讓鄒雪“有空來家里一趟”,推開門迎接鄒雪的,是一大束燦爛的鮮花。這份家人之外的生日惦記和祝福,讓鄒雪瞬間淚目。多年來,哪個志愿者過生日,王冬蘋的祝福和親手制作的牛軋?zhí)恰⒀┗ㄋ謴牟蝗毕?;端午的粽子、中秋的月餅、培訓時的水果飲料,常常是她自掏腰包,默默為志愿者備好。在協(xié)會,近百名志愿者時時有著家的感覺。
然而,在協(xié)會工作中,王冬蘋又是嚴苛的“師傅”。她注重每一個細節(jié),確保每一次服務都能真正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。她反復強調:志愿服務入戶前,必須了解服務對象家庭背景,避免觸及敏感話題;活動照片發(fā)布時必須給孩子面部打碼;與孩子交流要輕聲細語,蹲下平視……“保護孩子們的自尊心,和幫助孩子們同樣重要。”她像守護自家孩子一樣,守護著每個幫扶對象的脆弱心靈。
對協(xié)會工作,她非常大方:打印機壞了,她自己出錢修好;辦公電腦不夠用,她悄悄添置一臺;項目資金不夠用,她自己倒貼……對于自己,她近乎吝嗇。她身體有恙,朋友送的補品效果不錯,丈夫打算購買時,她卻搖頭:“太貴了,省下的錢可以幫助孩子。”她生活簡樸,省下的每一分錢,都流向了她牽掛的孩子們和并肩作戰(zhàn)的伙伴們。
王冬蘋。(掇刀區(qū)融媒體供圖)
愛心相傳,一家三口燃燈前行
王冬蘋的公益長征,離不開丈夫張勤的默默支持。
王冬蘋和張勤經營著一家材料店,每當做公益需要支持時,張勤就會提前把生意安排好,或者把門店托付給附近熟人照看,他則聽從妻子的呼喚,忙前忙后。活動物資短缺,他開自家車幫忙采購;運輸裝卸,他主動扛起重擔;每次出發(fā)舉辦活動,應急藥品、飲用水、志愿者的防曬帽等,他都提前問好數量,細心備好。志愿者每月集中入戶探訪,總有幾位上職高、高中的孩子因周末補課難以見面,王冬蘋和張勤會深夜驅車趕到學校附近,待孩子下晚自習后,和孩子們聊一會兒。路燈下的石凳上,夫妻倆傾聽孩子的心事,遞上熱乎乎的夜宵,傳遞著一個樸素的信念:“無論多晚,總有一盞燈為你亮著?!?/p>
這份愛的力量,夫婦倆也傳給了下一代。新冠疫情防控期間,夫婦倆帶著剛入大學的兒子逆行而上,將375件防疫物資送達一線,為15戶獨居老人送去生活物資。兒子在社區(qū)抗疫中獲評荊門市“抗疫先進個人”。王冬蘋兒子參軍后常說:“爸媽教我的,幫人就是幫自己?!?/p>
2021年,這個同心同德的小家庭,被授予“荊門市最美家庭”稱號。
王冬蘋送生活物資。(掇刀區(qū)融媒體供圖)
化作星辰,光芒永遠留在人間
2024年,王冬蘋因脾臟出血接受手術,之后身體一直未能完全恢復。2025年上半年,她的身體更是頻頻發(fā)出“警報”,但志愿服務始終是她放不下的牽掛。
掇刀“天元鼎”越野活動現場需要志愿者,王冬蘋強忍腹部疼痛,頂著烈日一絲不茍地協(xié)調物資補給,汗水浸透了衣衫,笑容卻掛在臉上;第六屆全國肢殘人輪椅馬拉松賽籌備期間,她提前一周開始周密部署志愿者團隊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、每一處細節(jié)都親力親為,不容有失。去年冬季的一天,她帶領愛心資助人、志愿者,帶著米油等愛心物資,探訪城區(qū)十幾名特殊兒童。一行人天不亮出發(fā),天黑了才走訪完。走訪途中,王冬蘋不顧腹痛如絞,關心志愿者是否勞累,孩子們的情況是否安好,這讓知情志愿者忍不住落淚。
即使在術后住院期間,她也一直記掛著,哪個孩子要過生日了,哪個志愿者家里有重要事情,反復叮囑走訪中的注意事項……病魔侵蝕著她的身體,卻絲毫未能撼動她內心的熱情與執(zhí)著。
今年6月,因病情惡化,王冬蘋前往武漢住院治療,才不得不停下了奔忙的腳步——這是她13年公益路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“停下”。
7月22日,王冬蘋因肝臟疾病去世,永遠離開了她深愛的家人,離開了她放心不下的志愿服務。
13年來,王冬蘋帶領志愿者團隊關心幫扶特殊兒童,為33名孩子找到“一對一”資助人,資助金額超50萬元。她每年個人出資5000元幫扶兒童,那句“你們只管讀書,經濟困難我來解決”的承諾擲地有聲。
王冬蘋幫扶過的孩子,以及監(jiān)護人,都對她的幫助深深感恩。其中一受助兒童的父親楊先生得知王冬蘋生病住院后,特地帶了她最愛吃的香蕉去看望。收到這份來自困境家庭最樸實溫暖的“愛的回響”,王冬蘋激動落淚。
更深遠的光芒,在薪火相傳中生生不息。王冬蘋幫扶的孩子里,有的考入大學后反哺協(xié)會成為志愿者,有的用獎學金回饋社會。不少人受她感染,也加入協(xié)會,成為愛的播撒者。
跟隨王冬蘋的步伐做公益的協(xié)會新任秘書長余師環(huán)鄭重承諾:“繼續(xù)秉承‘丫丫姐’的無私奉獻精神,帶領協(xié)會走下去,關心幫扶更多有需要的孩子?!?/p>
王冬蘋沒有離開,只是化作星辰。她和她用生命擦拭過的星光,已匯成荊門夜空不滅的銀河,必將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11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(lián)網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