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
5月13日,廣西百色一女子發(fā)視頻稱,自己孩子在右江區(qū)實驗小學上三年級,學校家委會強制給家長排班輪值護學崗,自己被迫抱著2個月大的嬰兒站崗。
對此,右江區(qū)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:“設立護學崗是有政策文件依據的,參加護學崗是自愿的,但有些家長可能一直都不去,所以學校才會這樣安排,讓每個家長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。”
5月15日,百色市右江區(qū)教育局發(fā)布情況通報稱,經核實,該校某班級在具體執(zhí)行過程中,因采用簡單的輪值模式,且未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做好人員協調補位工作,導致出現家長帶孩子共同值守的情況。目前已責成學校整改,確保類似情況不再發(fā)生。(據5月16日現代快報)
網絡視頻截圖
一個看上去有些瘦弱的母親,懷里抱著襁褓里的嬰兒,站在人來車往的校門口護學,這一幕令人心酸又無語,形式遠大于實際意義。抱著孩子的婦女,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,都屬于需要幫助的人群,多數人看到了還會給他們讓個座,是什么樣的“天才想法”,讓這樣的組合來校門口護學?發(fā)動家長護學的目的,是維護校園周邊交通秩序、保障學生安全,可抱著嬰兒站在喧鬧的學校門口,家長自顧不暇,又怎能有效幫忙疏散交通、保障安全?
很明顯,這位家長對校園安全沒有太大實質性幫助,反而會因為校門口復雜的環(huán)境,給嬰兒帶來健康、安全等方面的風險。況且,家長來護學都只能帶著嬰兒來,說明這個家庭不止一個孩子,平時肯定也是比較忙碌辛苦的。在國家鼓勵生育的背景下,二胎、三胎家庭越來越多,家長們可能會面臨著育兒、工作、生活的多重壓力,如果還要完成學校強行攤派的任務,那無疑是難堪重負。這種單方面強調學校規(guī)定,不顧家長實際困難的現象,如果不能及時遏制,必然會成為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進程中的不和諧因素。
雖然右江區(qū)教育局工作人員的回應,看似解釋,實則揭示了“攤派”的實質。其表示,參加護學崗是自愿的,但因有些家長一直不去,學校才安排讓每個家長都參與。這不是自相矛盾嗎?自愿的核心就在于尊重家長的個人意愿,家長沒時間、沒精力,自然就可以選擇不參與。學校非要安排每個家長都參加,這不就是強行要求嗎?這種自愿,根本就是“偽自愿”。
學校和教育部門安排“護學崗”的初衷,是讓家長也參與起來,壯大力量,和警方、學校一起構建起更堅實的校園安全防護網。但如果這種倡導和交流,變成了強攤硬派,違背了自愿原則,就極容易產生反效果。一方面,會讓沒有余力的家長承受巨大壓力,引發(fā)他們的不滿和抵觸情緒;另一方面,也會讓社會公眾覺得學校在推卸責任,將維護校門安全的重任轉嫁給家長。
當下,社會普遍呼吁給學生減負,給教師減負,卻常常忽略了家長也需要減負?,F實中,由于家校合作的邊界模糊、權責不清,導致學校過多地給家長攤派任務,今天印卷子改作業(yè),明天要到校做衛(wèi)生,后天還要來值“護學崗”,已經讓很多家長不勝其煩,怨聲載道。
家校共育應是學校與家長攜手合作、相互支持,共同為學生的成長創(chuàng)造良好環(huán)境,而不是學校單方面將各種事務攤派給家長。學校應充分尊重家長的意愿,合理安排護學崗等事務,不能讓“自愿”成為一句空話。
目前,已有一些地方注意到這一問題,并且作出了相應的規(guī)范。廣西桂林就曾下發(fā)通知,不得以家長委員會名義通過任何形式給家長布置、攤派任務,特別是將本應由學校完成的工作轉嫁到家長身上,這樣的舉措完全可以推廣,給家長切實減負,讓學校履責擔當,應是當下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11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