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楚網客戶端—荊楚網消息(記者 黃康)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。
一匹飛馳的駿馬,一望無際的草原,這一幕讓人格外難忘。
她的美,在于眾多的地質奇觀,風格各異、舉世聞名。
她的美,在于悠久的歷史文化,底蘊深厚、淵遠流長。
300多年前,一群商人懷著萬丈豪情,綿延1.4萬里,踏足塞外的這片樂土,走出了繁榮2個多世紀的萬里茶道。
在這里,他們將步入茶路外銷路段,順著這條橫跨亞歐大陸的重要經濟文化通道,將跨過蒙古國烏蘭巴托、俄羅斯圣彼得堡、恰克圖、新西伯利亞市等城市。
呼市綏遠將軍府
馬蹄聲聲,古道悠悠。
如今,這條沉寂許久的“萬里茶道”,作為歷史文化的見證者和傳承者正在被喚醒。
“2020環(huán)中國自駕游集結賽(ACSC)—萬里茶道”頒獎盛典現(xiàn)場
作為萬里茶道上唯一毗鄰俄蒙的地區(qū),連通國內外的重要樞紐,內蒙古境內是萬里茶道的重要途經地,也是茶葉貿易的重要中轉地和集散地。這條道路既是政府傳達政令、軍令,使臣、官員和商旅往來的交通干線,也是中原與草原地區(qū)經貿文化交流、民間往來的主要通道,是一條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融之路。
呼市清真大寺:見證穆斯林商人茶路貿易史
呼市清真大寺
內蒙古在萬里茶路里作為中蒙俄三國貿易的“橋頭堡”,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文物古跡,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,見證了中國明代以后商品經濟的發(fā)展以及文化傳播和交流,對于研究中國茶文化發(fā)展史和國際貿易史具有重要價值。
呼市清真大寺
呼市清真大寺位于內蒙古高原南緣的茶路重要節(jié)點城市歸化。隨著茶葉貿易的興盛,不同宗教、文化、物產等在這里交匯,清真大寺是見證穆斯林商人在萬里茶道貿易中活躍的重要實物遺存。這里是穆斯林禮拜、活動場所,是呼和浩特市原有的八座清真寺中,建筑年代最早、規(guī)模最大的一座,寺內還藏有《古蘭經》三十卷,是研究伊斯蘭教的重要文獻。
呼市清真大寺
大召寺:藏傳佛教弘法中心 茶葉貿易中心街區(qū)
大召是萬里茶道外銷路段的藏傳佛教信仰關聯(lián)類遺存,位于內蒙古高原南緣的茶路重要節(jié)點城市歸化。大召是明清以來北方地區(qū)藏傳佛教的弘法中心,在歸化城的形成和商貿聚集進程中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大召地處明代歸化(呼和浩特市舊城)城南,現(xiàn)位置為玉泉區(qū)大召前街,距市中心 2.5 公里,是歸化城貿易活動集散點的代表性設施。該寺于明萬歷八年(1580)建成,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寺院。大召自建成后,逐漸形成了一片以寺廟為中心的繁華地帶,大召門前廣場及寺外的街道兩側店鋪林立、百貨雜陳。至清初,歸化城的大召前、北門、南茶坊等地就已形成商業(yè)街區(qū),歸化城成為商貿集散地,晉商在武夷山等地采購的茶葉,通過茶道運輸至歸化(今呼和浩特),再改用駝隊穿越荒原沙漠,最后抵達邊境口岸恰克圖交易。
多倫山西會館:塞外商埠 內蒙古地區(qū)唯一外省會館
多倫山西會館
多倫山西會館是萬里茶道外銷路段的商貿類遺存,位于張庫(張家口 - 庫倫)大道的重要節(jié)點城市多倫。會館見證了旅蒙晉商的茶葉貿易活動,以及與茶路商業(yè)活動密切相關的關帝信仰的傳播。
多倫山西會館
多倫山西會館位于內蒙古自治區(qū)錫林郭勒大草原東南部的多倫縣舊城西南部。清代的多倫淖爾經濟繁榮,商賈云集,為便于山西籍旅蒙商人經濟貿易活動,于乾隆十年(1745)由實力雄厚的山西籍旅蒙商集資興建。被稱為“塞外商埠”,是當時內蒙古地區(qū)唯一的外省會館,是當時在多倫經商的山西旅蒙商結社、集會、議事和藝人娛樂的重要場所。
多倫山西會館內關羽彩繪
會館正殿供有關羽、關平、周倉塑像,殿內梁柱彩繪均為清代所繪。東配殿壁繪有關羽生平故事。晉商有相當一部分從事的都是遠途販運活動,面臨著各種艱難險阻和商場上的云譎波詭,出于平安、求財、避兇的各種需要,希望得到關公神靈的庇護,故祭拜關公。
伊林驛站遺址:國內唯一的驛站博物館
伊林驛站遺址
伊林驛站遺址是萬里茶道外銷路段的交通、服務設施類遺存,位于萬里茶道張庫大道節(jié)點城市二連浩特,即對蒙茶葉出口貿易最大陸路口岸,見證了茶葉貿易在中蒙邊境地區(qū)繁榮及衰落的過程,也是茶葉通過草原向漠北、外蒙古、俄羅斯運輸艱辛旅程的遺存物證。
伊林驛站遺址占地約 1600 平方米,被近 2 米高的鐵網圈起,鐵網內是土石堆和雜草,可見殘存的房基和圍墻。在驛站南方 200 多米處,有兩口當時使用的水井,保存完好,至今周邊牧民還在使用。在驛站東側的張庫大道還清晰可見,地面上散布有發(fā)報用的電線以及瓷瓶、酒杯、陶器殘件等。
以伊林驛站的考古研究為基礎,二連浩特于恐龍化石原地埋藏館以北,根據晚清時期伊林驛站遺址為原形,建起了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驛站博物館——伊林驛站博物館。建筑具有當?shù)仫L格特色,并再現(xiàn)了驛站遺址的原始風貌。館內通過一系列實物、文字、雕塑、復制展品、多媒體等資料展示了以北方茶絲之路、張庫大道和歐亞大陸橋為一體的“路—道—橋”線索,對古代驛站制度、草原商貿文化、草原鹽文化以及相關歷史主題等進行展示,生動地再現(xiàn)了當時旅蒙商客途徑伊林驛站時停留和商貿交易的景象。
清代地理學家何秋濤在談到張庫大道的商旅者時描述道:“饑渴癆病,寇賊蟲狼,日與為伴?!边@正是當年伊林驛站的真實寫照。曾經,在茫茫草原上,有一道柵欄、幾排房子、幾個驛工,無數(shù)在萬里茶道上奔波的茶商、旅蒙商人,要在這里歇歇腳。
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廣電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張銘花表示,呼和浩特作為萬里茶道重要站點城市,將全面配合由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聯(lián)合會、中國文物交流中心、萬里茶道聯(lián)合申遺辦、萬里茶道沿線各地政府共同主辦的“萬里茶道-環(huán)中國自駕游集結賽”活動,進一步加大對“萬里茶道”精品茶旅線路的推廣力度,推動國內旅游產業(yè)復蘇,探索國內文物旅游新模式。
2020萬里茶道環(huán)中國自駕游集結賽、萬里茶道優(yōu)秀文創(chuàng)作品征集正在火熱進行中,掃描下方二維碼,實時了解活動詳情。
2020萬里茶道環(huán)中國自駕游集結賽
萬里茶道優(yōu)秀文創(chuàng)作品征集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(lián)網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